临武红色记忆| 小脚革命家王淑兰在临武
2021-04-06 18:04:0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龙潮辉 | 作者: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605

在解放战争时期,为了临武的光明和人民的幸福,许多革命先烈和先辈在临武大地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足迹。湘潭女党员,中国共产党、中华人民共和国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毛主席的大弟弟、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民的夫人——王淑兰,她也在临武留下革命的足迹和革命的身影,为推动临武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小脚革命家王淑兰在临武


王淑兰,1896年出生,湖南湘乡人,1913年嫁到湘潭韶山村,与毛泽东大弟弟毛泽民结婚,养育了两个孩子。受大哥毛泽东和丈夫毛泽民的影响,身为缠过足的旧式女子的王淑兰,积极靠近进步思想,追求革命理想,于1926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,与丈夫毛泽民成了一对革命夫妻。

1922年起,毛泽民先后被组织派往安源、上海等地参加革命工作。1931年起,毛泽民到达闽粤赣革命根据地,先后任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,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,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长。1938年,毛泽民被中央批准,派遣到新疆担任财政厅厅长,1943年在新疆被反动派杀害。在长达20年的革命岁月中,毛泽民仅仅在1925年与哥哥毛泽东回过一次韶山,与王淑兰有过一次团聚。从1926年到1943泽民被杀害,王淑兰再也没能见上丈夫一面。

王淑兰在湘潭和长沙一带参加革命运动,先后于1927年和1929年两次被捕入狱。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,王淑兰组织监狱中的革命同志成功越狱。

1944年冬,中共湖南省工委指派范卓和王淑兰到临武建立秘密交通站,发展党组织,组建革命武装,迎接解放。王淑兰服从党组织的安排,来到了临武。

1945年,人生地疏、举目无亲的王淑兰和范卓,假扮逃难夫妻在临武从事地下革命工作。王淑兰以裁缝为掩护,在临武龙口山、高居窝和沙田罗家一带从事革命活动。范卓则在小湾、石里湾、大泉一带,以教私塾为掩护,从事革命活动。当时,两人均已年过半百。生活最困顿的时候,只能靠煮些捡回来的烂菜叶子充饥。他们靠着共产党人坚贞的初心,克服重重困难,先后成立了中共龙口山地下党支部、小湾地下党支部和湘粤边联络站,不折不扣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。

1948年7月,为了保护到龙口山联系革命工作的地下党员王荐贤的安全,细脚伶仃的王淑兰,竟然爆发出正常双脚都难以达到的力量和速度,几次翻越高山大岭,徒步五十华里路程,传递革命情报。

1949年5月,熊子烈同志奉党组织指示,从香港经广州来临武龙口山地下党支部联系革命工作。为了保障他的安全,王淑兰与范卓商量,让熊子烈转移到离龙口山十几里远的小城背村掩护起来。不料,国民党临武县县长雷孟炎率部突袭小城背一带。王淑兰得知情况后,心急如焚,跨着小脚,翻山越岭,从龙口山直奔小城背。由于王淑兰的情报及时达到,迅速采取转移措施,熊子烈同志才得以化险为夷。1949年5月,谷子元、范卓、王淑兰组织秀龙岩会议,策划武装起义,不久又组建游击队和人民解放工作队,并筹集到粮食2万余斤!10月打响解放临武的战斗,12月临武解放。新中国成立后,范卓留任临武县工委书记,熊子烈任县长,而王淑兰则离开临武返回湘潭,最后听从组织安排,回到韶山当一名普通的招待所工作人员。

责编:龙潮辉
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
要闻
时事要闻
主题报道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